儲能中國網獲悉,2023年8月18-19日,由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承辦的“新型儲能與綜合能源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友誼賓館成功舉辦。本屆研討會由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重慶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清能集團長江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重慶電建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柯勝金,湖北清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駿峰,湖北清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紅青,湖北清能集團副總經理、長江智慧公司董事長廖虔華、華銳風電集團董事長王原出席了會議。 本屆研討會邀請了國內儲能、氫能、綜合能源領域的眾多知名教授、行業專家到場授課。清華大學教授梅生偉、清華大學副教授林今、中國電科院教授級高工秦世耀、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究員隋軍、中國電科院教授級高工惠東,以及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劍輝、超威電源集團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劉孝偉、華電綜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胡永鋒、北京浩運金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張沛龍等專家出席了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研討內容涵蓋了新型儲能技術、綜合能源系統、政策解讀與市場分析、安全與成本等多個主題。 研討會旨在為行業內的企業和專家提供一個寶貴的交流與合作平臺,進一步探討新型儲能與綜合能源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儲能與綜合能源技術產學研深度合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搭建行業的高水平交流與合作平臺,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建集團重慶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柯勝金在致辭中指出,儲能技術已經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支撐,綜合能源技術是解決能源問題、減少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萍夹枰Y源共享,創新需要協同合作,重慶電建期望與行業伙伴、專家開展新型儲能與綜合能源方面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清能集團副總經理、長江智慧董事長廖虔華表示,新型儲能和綜合能源技術,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正在成為新能源領域的風向標和創新引擎,為加速未來能源轉型,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研討會不僅是學術交流的平臺,更是構建合作網絡,促進業務發展的橋梁,希望與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華銳風電集團董事長王原在致辭時強調,推動新型儲能和綜合能源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仍然需要大量的基礎理論研究、技術提升進步和應用驗證優化等工作來支撐。技術研討會可以提高和加深對新型儲能和綜合能源技術的認知和理解,將有利于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作為本屆會議的聯合主辦方之一兼承辦方,華銳風電在探索新型儲能與綜合能源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已經展開布局。儲能領域,華銳風電已具備大型鋰電池儲能系統、電池模組和儲能變流器等產品的自主設計和生產能力;氫化工與新能源的結合方面,華銳風電已經在綠電制氫、綠氫制氨、綠氫制甲醇等領域開展了技術儲備,可以提供規劃設計、開發建設和投資運營等整體解決方案。 “新型儲能與綜合能源技術研討會”為新型儲能和綜合能源技術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業內產業鏈上下游提供了珍貴交流與合作機會。未來,與會代表將帶著會議成果,賦能到自身戰略和技術方向,實現更多的創新與突破,共同邁向綠色低碳的新未來。 華銳風電集團總裁姜松江、副總裁劉作輝、副總裁易春龍、副總裁黃強、總裁助理施永吉、總工程師張文忠、市場總監劉大鵬,以及集團設計研究院、銳源公司、銳電科技公司、銳電投資公司、神州匯能公司等負責人出席了研討會。 來源:華銳風電 |
上一篇:總規劃600MW!新疆兵團第一師紡織產業園源網荷儲項目開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m.3158cn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