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中國網獲悉,8月26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聯合研究編撰的《電動汽車與分布式儲能系統發展報告》白皮書在上海發布。 報告指出,電動汽車與分布式儲能系統協同發展是實現城市能源消費轉型的重要途徑之一,基于小型標準電池充換電一體化的能源儲存和應用模式可以加速汽車和城市新能源的發展。根據公安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620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259.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77.8%。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市場占有率、保有量均創歷史新高,然而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為能源供給帶來巨大挑戰。 報告稱,全國目前平均每月發電量約為7000億度電,平均每小時的電量是10億千瓦時。以快速充電輸出功率為250千瓦計算,即便全部發電都用于電動車充電,我國電網可承載的單位小時同時進行高壓快充的車輛約400萬輛。加之純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和使用效率不均衡等現實問題存在,電力供給難以匹配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用電需求,成為新能源發展的瓶頸。 研究深入分析了高資源集約性、低成本、高安全性的“標準化小電池慢充換電”模式,評估了其技術方案、經濟效益分析、社會效益分析和減排效能,發現該模式的能源儲存和應用方案可以有效緩解新能源消納難、電網調峰壓力大、電動汽車補能難等問題,同時也可以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優化能源結構、削峰填谷、增強城市能源安全性。 此外,小電池組換電可由人工操作完成,為社會提供大量工作崗位,緩解就業。多重優勢疊加下,這種成熟的新興模式的快速發展將有助于加速汽車和城市新能源協同發展。 與會專家表示,減少車輛使用化石燃料能源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必然會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但是新能源大規模利用仍面臨間歇性、波動性、不穩定的挑戰,研究新興技術、探索新型應用模式將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也是《電動汽車與分布式儲能系統發展報告》 這類研究的意義所在。 來自工業與信息化部裝備中心科技創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出席此次會議。 來源:澎湃新聞 |
儲能中國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儲能中國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文字或圖片,出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本網站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網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凡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的內容屬儲能中國網原創,轉載需授權,轉載應并注明“來源:儲能中國網”。
本網站部分內容均由編輯從互聯網收集整理,如果您發現不合適的內容,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版權所有:儲能中國網 備案信息:京ICP備2022014822號-1 投稿郵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儲能中國網 m.3158cnm.cn